谈谈如何实现具备 ACID 事务的分布式 KV 存储

F1/Spanner 的论文于 2012 年发表,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、规模最大的分布式数据库架构,毫无疑问对现代数据库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其最大的亮点莫过于 TrueTime API,凭借原子钟和 GPS 的加持在全球范围实现了单调递增的时间戳,从而达到外部一致性;其次则是验证了分布式 MVCC 的高性能实现,为业界指明一条发展方向。

不过,论文对存储层实现只作了模糊的阐述:原文中说到 tablet 的实现类似于 Bigtable(复用了不少 Bigtable 的代码),底层基于 Colossus —— 继承 GFS 的下一代分布式文件系统。可以确定的一点是,存储层要为 read-only 和 read-write 事务提供支持:

  • read-only 事务: 读取最新或给定时间戳 \(t_{read}\) 的快照,也就是 snapshot read
  • read-write 事务:读取事务开始时间戳 \(t_{start}\) 的快照,而写入操作在提交时间戳 \(t_{commit}\) 生效

本文从 F1/Spanner 论文出发,结合开源实现 TiDB 和 CockroachDB,谈谈如何设计一个具备 ACID 事务存储层。本文假设读者阅读过原论文 Spanner: Google's Globally-Distributed Database

数据的 KV 表示

F1/Spanner 对外提供(半)关系型数据模型:每张表定义了一个或多个主键列,以及其他的非主键列。这和我们熟知的 SQL 关系型模型几乎一摸一样,唯一的不同是 schema 定义中必须含有主键。

F1/Spanner 早期的设计中大量复用了 BigTable(开源实现即 HBase)的代码。回忆一下 BigTable 的数据模型:每一条数据包含 (Key, Column, Timestamp) 三个维度,满足我们需要的 MVCC 特性。从 BigTable 开始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不过,从性能上考虑 Bigtable 毕竟是分布式的 KV 存储系统,在存储这一层我们大可不用搞的那么复杂,分布式的问题例如 scale-out 和 replication 应当留给上层的 sharding 机制和 Paxos 解决。事实上,一个单机的存储引擎足矣。

Google 自家的 LSM-Tree + SSTable 的实现 LevelDB 是个可选项。它接口非常简单,是一个标准的 KV 存储,可以方便的在它基础上实现我们想要的数据模型。主要接口其实就是两个:

  • Write(WriteBatch *) 原子地写入一个 WriteBatch,包含一组 Put(K, V)Delete(K) 操作
  • Iterator()Seek() 从指定位置开始顺序扫描读取 (K, V) 数据

如何实现列和时间戳呢?举个例子,有如下数据表 Accounts。在数据库中,主键索引通常也是唯一的聚簇索引,它存放了真实的数据,而我们暂时不考虑其他索引。

1
2
3
4
| UserID (PK) | Balance | LastModified |
|-------------|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
| Alice | 20 | 2018-02-20 |
| Bob | 10 | 2018-02-01 |

Spanner 内部使用 MVCC 机制,所以还有一个隐藏的时间戳维度:

1
2
3
4
5
| UserID | Timestamp | Balance | LastModified |
|--------|-----------|---------|--------------|
| Alice | 103 | 20 | 2018-02-20 |
| Alice | 101 | 15 | 2018-01-20 |
| Bob | 102 | 10 | 2018-02-01 |

上述数据表用 KV 模型存储,可以表示为

1
2
3
4
5
6
7
8
| Ke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Value     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
| Accounts/Alice/Balance/103 | 20 |
| Accounts/Alice/Balance/101 | 15 |
| Accounts/Alice/LastModified/103 | 2018-02-20 |
| Accounts/Alice/LastModified/101 | 2018-01-20 |
| Accounts/Bob/Balance/102 | 10 |
| Accounts/Bob/LastModified/102 | 2018-02-01 |

上表中 / 表示一个分隔符,真实情况要更复杂。Key 这样编码:从左到右依次是表名(因为可以有不止一张表)、主键字段、列的标识符、时间戳(通常倒序排列,Tips. 取反即可)。Value 则对应原表中的数据。

显然,对于半关系型数据一定能由表名、主键字段、列名唯一地确定一个值,所以这个编码方式能满足我们的要求。

如果一张表只有主键怎么办呢?这种情况下可以为每个主键填充一个 placeholder 的 value 即可。

事务的原子性

众所周知,事务具有四个特性:原子性(Atomicity)、一致性(Consistency)、隔离性(Isolation)、持久性(Durability)。其中一致性和持久性其实是数据库系统的特性,对于事务,我们更多讨论的是原子性隔离性

对于存储层而言,为上层提供原子性 commit 的接口是必须的功能。如何在 KV 存储的基础上实现原子性呢?以下思路是一种常见的方案:

  1. 首先,准备一个开关,初始状态为 off,当我们把开关打开的那一刻,意味着 commit 生效可见;
  2. 将所有变更以一种可回滚的方式(e.g. 不能覆盖现有的值)写入存储中。开关同时决定了其它 reader 的视图,由于开关还是 off 状态,现在写入的变更不会被其它事务看到。
  3. 之后,写入开关状态为 on,标志着 commit 的成功,新数据生效,即所谓 commit point。这个写入操作本身的原子性由 LevelDB 保证。
  4. 最后,清除掉中间状态(比如第 2 步中的临时数据)并写入最终的数据。这一步可以异步的完成,因为在第 3 步中事实上 commit 已经成功了,无需等待。

保证原子性的关键在于 commit point。例如,在单机数据库中,commit point 是 commit 的 redo-log 写入磁盘的一瞬间;在 XA 两阶段提交中,commit point 是协调器将事务状态置为 Committed 的一瞬间。

在我们的存储中,commit point 也就是第 3 步的写入操作。如果提交过程意外终止在 commit point 之前,我们会在读取时发现第 2 步中的临时写入,然后轻松地清除它;如果意外终止在 commit point 之后,部分临时状态没有被清除,只需继续执行 4 即可。

上述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。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参考 Percolator 的事务实现。这同时也是 TiDB 的做法,CockroachDB 做法略有不同,但同样遵从这个模式。

Percolator 事务方案

Percolator 是 Google 早期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,用于进行大规模增量数据处理。Percolator 在 BigTable 基础上基于 2PL 思想实现了分布式事务。这个算法很简单,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是封装了一系列 BigTable 的 API 访问(本身无状态),所以可以容易地移植到 KV 存储模型上。

Percolator 事务模型基于单调递增的时间戳,来源于集群中唯一的 timestamp oracle。每个事务拥有提交时间戳 \(t_{commit}\) 和开始时间戳 \(t_{start}\)。Percolator 事务模型和之前说到的 write-read 事务一致:事务中总是读取 \(t_{start}\) 时的 snapshot,而写入则全部在 \(t_{commit}\) 生效。这也意味着事务中所有写入都被 buffer 到最后进行,不支持类似于 read-write-read 这样的模式。

如图,事务 2 看到的是事务 1 提交前的状态,而事务 3 看到的是事务 1、2 提交后的状态。

Percolator 基于 BigTable 的事务实现如下:

除了数据本身(bal:data 列)以外,我们给数据再加上两列:lock 和 write。

  • write 列存放了一个指针,指向写入的 data 的时间戳
  • lock 列用于 2PL,加锁时也保存了 primary lock 的位置。

primary lock 不仅代表当前行的锁状态,还兼任上文中“开关”的作用。通常选取第一个写入的数据作为 primary lock。

以下表为例。表中 6: data @ 5 表示:\(ts=6\) 时事务提交,确定了 Bob 对应的值是 5: $10(所以推测出该事务 \(t_{start}=5\))。其他事务读取时,为了避免读到 uncommitted 的数据,都会先从 write 列开始找,然后再读出其指向的 data。

现在,用户要从 Bob 账户里转 $7 给 Joe,为此必须开启一个事务。\(ts = 7\) 时,转账事务开始,向 Bob 和 Joe 的 data 写入新的余额。

\(ts = 8\) 时,用户 commit 事务。事务的第一阶段(Prewrite)亦即是 2PL 的加锁阶段,先为 Bob 和 Joe 都加上锁。如下图所示,lock 不为空即代表加上了锁,其内容指向 primary lock 的位置。简单起见,不妨设第一条被锁的数据为 primary row。

下一步很关键:清除 primary row 的 lock 并向 write 列写入新 data 的位置。这也就是所谓 commit point,这个写入的成功或失败决定了事务提交成功与否:

  • 若写入成功,则代表整个事务成功。之后会遍历所有加锁的行,解除 lock 并向 write 列写入新的 data 位置。这样一来,其他事务就能读到当前事务写入的数据。
  • 否则,整个事务失败。之后会遍历所有加锁的行,解除 lock 并清除之前写入的 data,恢复原状。

回到例子中,当 commit point 完成后,表的状态如下:

解除 Joe 的 lock 并向 write 列写入新 data 的位置,至此事务 commit 完成:

Commit point 这一步本身的原子性由 BigTable 行事务保证。对于 commit point 前后的其他操作,如果系统当机重启,恢复线程可以通过检查 commit point 操作的结果,来确定该 roll forward 还是 roll back。具体而言:

  • 通过 lock 找到 primary lock,如果已经解除,说明 commit point 已经完成,需要 roll forward 事务。
  • 否则,如果 primary lock 还在,说明 commit point 还没到,只能 roll back 事务。

于是,通过 2PL,我们成功地在 BigTable 的行级事务基础上实现了表级事务。

上述过程很容易的能映射到 KV 存储模型上。按照前一节描述的方法,将 lock 和 write 列都视作普通的列即可。这里不再赘述。

事务的隔离性

上述的讨论只考虑了单个事务的原子性保证——如何确保能从从中间状态恢复到未提交或已提交的状态,而没有考虑多线程并发的情况。如果同时有多个 client 在运行多个事务,如何保证严格互相隔离?(Serializable级别)

Percolator 是一个典型的 Snapshot Isolation 实现。Percolator 包含一个被称为 Strict-SI 的改进:在事务 commit 中,如果发现有一个高于 \(t_{start}\) 的版本出现,则放弃 commit。这能避免 lost update 问题。但是 write-skew 问题依然存在。

F1/Spanner 提供 Serializable 隔离性保证。相应的算法被称为 Serializable Snapshot Isolation (SSI)。

冲突图理论

首先对以上问题建模。考虑两个事务对同一条数据先后发生两次读或写操作,于是有 4 种情况:

  • Read-Read:这是OK的,它不会引起冲突;
  • Read-Write:后发生的操作覆盖了前一个读的数据,这是一种冲突;
  • Write-Read:读到另一个事务的写入,这是一种冲突。
  • Write-Write:即覆盖写,这是一种冲突。

上述三种冲突的情况,并不是一定会导致问题。举个例子:事务\(T_2\)仅仅是覆盖了事务\(T_1\)写入的数据,那么\(T_1\)\(T_2\)仍然是符合 serializable 的,只要逻辑上认为\(T_2\)发生在\(T_1\)之后。

哪些情况会违反 serializable 呢?简单来说,如果冲突A迫使我们规定 \(T_1\) 先于 \(T_2\),冲突B迫使我们规定 \(T_2\) 先于 \(T_1\),这个因果关系就没法成立了,\(T_1\)\(T_2\)无法以任何方式串行化。形式化的说:以所有事务 \(T\) 作为节点、以所有冲突 \(C\) 作为有向边构成一张有向图(这被称为冲突图或依赖图),如果这张图是有向无环图(DAG)则满足 serializable;否则(有环)不满足

举个例子:

这是一个有向无环图,\(T_1\)\(T_2\)\(T_3\) 满足 serializable。

这是一个有环的图,\(T_1\)\(T_2\)\(T_3\) 无法被串行化。

图论告诉我们,如果一张图是 DAG,等价于我们能为它进行拓扑排序,即给每个节点 assign 一个编号,使得所有边都是从编号小的节点指向编号大的。换而言之,如果我们能给每个节点 assign 一个这样的编号,则可以反推出原图是 DAG,进而证明 T 集合满足 serializable

你可能已经隐约感觉到,这个编号和事务发生的顺序有关!事实上,编号代表 serializable 后的逻辑顺序,大多数时候,这个顺序和真实的时间顺序都是一致的。

Spanner 中强调自己满足的是比 serializable 更强的一致性:linearizable,说的就是不仅能序列化,而且序列化的“逻辑顺序”和时间上的“物理顺序”也一致。

Serializable Snapshot Isolation (SSI)

不妨把事务开始的时间戳 \(t_{start}\) 作为这个编号。将上述约束条件略微加强一些,就得到了简单有效的判断法则:对于冲突 \(T_1 \rightarrow T_2\),如果时间戳满足 \(t_1 < t_2\) 则允许发生;如果 \(t_1 > t_2\) 则终止事务。

具体的来说,对于三种冲突,分别用以下方式处理:

  • Write-Read 冲突:感谢 MVCC,这是不会发生的,在 Percolator 的事务模型中,读操作一定是从一个过去时间点的 snapshot 上读取,而不会读到一个正在进行中事务的脏数据。(但是 MVCC 会引发另一个问题——staled read。见下文)

  • Write-Write 冲突:如果 Write 发生的时候,出现了一条 \(t_{start}\) 比较大的记录,则终止写事务。

Percolator 的 SI 实现使用了更强的约束:如果出现另一条比开始时间大的记录,无论其时间戳如何都会终止当前提交,这与 SSI 的机制有所区别。

由于 SI 无法完全避免 Read-Write 冲突(例如 write-skew 问题),所以在 Write-Write 冲突的处理上更为激进;但 SSI 已经解决了 Read-Write 冲突检测,不必用更强的约束。

  • Read-Write 冲突:为了知道 Write 和另一个事务的 Read 冲突,必须要以某种方式记录下所有被读过的数据、以及读取事务的 \(t_{start}\)。这通常用范围锁(range lock)来实现——将所有查询的 TableScan 范围记录在内存中,如果某一条写入的数据满足某个 where 条件,则有必要检查一下二者的时间戳先后顺序。如果不满足上述判断法则,需要终止写事务。

  • 由于 MVCC 的存在,Read-Write 冲突还有另一种形式:\(T_2\) 的 Read 发生地更迟,但是由于 MVCC 它读到的是 \(T_1\) 写之前的值(staled read),而且这里 $T_1 $ 先于 $ T_2$ 从而构成 Read-Write 冲突。

对此,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是:如果 \(T_2\) 发现 \(T_1\) 写入的中间数据(lock),则立即终止自己。经典 SSI 的做法是,在 \(T_2\) commit 时如果发现 \(T_1\) 已经 commit 则放弃本次提交。

综上,通过给每个事务赋予一个时间戳,并保证每个冲突都符合时间戳顺序,达到 serializable 隔离级别。

总结

  1. (Table, Key, Column, Timestamp) 作为 Key 的编码,从而把(半)关系型数据存储在 KV 引擎中;
  2. 用两阶段锁(2PL)的方式在 KV 引擎上实现事务的原子性提交。
  3. 禁止冲突违反时间戳先后顺序,从而保证 serializable 的隔离性。

References

  1. Spanner: Google's Globally-Distributed Database (OSDI'12)
  2. Large-scale Incremental Processing Using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and Notifications - USENIX 2010 - Daniel Peng, Frank Dabek
  3. How CockroachDB Does Distributed, Atomic Transactions - Cockroach Labs
  4. Serializable, Lockless, Distributed: Isolation in CockroachDB - Cockroach Labs
  5. Designing Data‑Intensive Applications - Martin Kleppmann